写写复盘
没做完一波行情,我都喜欢去澳门修炼一下,在澳门全是职牌的德州局,我基本没有赢过钱,但是我一直认为是锻炼思维能力的好地方,700U 就可以修炼一下午,我觉得其实不贵
1.行动线
复盘自己做交易,xxx 为啥没买,为啥没上仓位,其实是个人行动线的问题
你这个人的性格,交易风格,是否会在某某时间点打多少筹码上桌,其实是有因果的,你要让一个做以大博大的选手,去打到内盘的 meme,本身就是一种苛责,苛责自己没有在 xx 点去地位买 xx 标,其实是一种内耗
如果想成为那样的人,就必须培养类似的行动线和交易习惯,才有可能做出那样的交易
2.执行力
我觉得我自己经历了几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是无谋无勇,啥也不知道,啥也不敢冲,第二个阶段是有勇无谋,有上仓位的勇气,但是面对大规模回撤,现在在经历第三阶段,就是无勇有谋,对这波史诗级机会
#aster #four #giggle
我都在相对合理的点位下了注码,aster是0.17,four是17m,gig是3m,其实也拿到了合理的减持范围,aster减持均价是1.3,four是1.4,gig是1.2, 但是唯一的原因就是下注的尺寸不对
经历了 22,23 年俩次大回撤,以及 25 年 trump 以后对生活的大范围改善,对钱产生了实感,导致因为恐惧,在自己判断出好机会的时候,机械下注
3.对胜率和赔率理解不深刻
做了几笔百家乐交易,亏钱了,就丧失信心,然后极化减小自己的下注头寸,我觉得解决方案,就是停止百家乐行为,对不在认知范围内的每一分钱说不,对于低胜率,高赔率的标的,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,当时的 #tst 我就已经犯过一次错,当时20M的时候,已经捕捉到是史诗级机会,并落实在了纸面上,但是也是买了3wu,就混过去了
4.对于比较的执着
在环境变化的时候,群里,推特上出现大规模“造福效应”,并没有守住本心,参与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鱼尾行情,造成了一定的亏损,虽然数额不大,但是行动线是有问题的
5.职业习惯
我一直在抱怨自己在史诗级行情的时候跑出去玩了,实际上是职业操守的欠缺,与 21-24 年的自己相比,赚钱欲望,以及对行情的重视程度下降,落实到行动上就是三天打鱼,俩天晒网,9.28,行情有所起色,我完全可以完全放弃旅行(沉默成本只有 2 万 U),或者 10.2 行情完全启动,我完全可以放弃后续所有行程,在网络通畅的四季原地坐下,开始内卷,但是实际上还是选择了“一边玩,一边干”
6.对于交流的欠缺
本轮大行情,我穿插地与 @silverfang88 @SatoshiNobility @Mirro7777 @wamgmgmg @0xmasiwei 进行交流,但是我感觉自己的主动程度不够,往往都是别人找上门来说了,我才被动地“开启交流”,其实本轮我没有亏钱,也跟这帮良师益友有很大的关系,有好的思路,自己其实没有深化观点,买个几万 U 摆着开始摆烂,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,应该多跟人交流,交换信息,提高胜率,最可惜的还是 aster,自己做了梭哈的决策,挂了个 dca 就去玩哈迪斯 2 了,自己并不积极主动,等待别人来找,也没有 1V1 打电话寻找寻找认知更高的人来交流,four 也是,@SatoshiNobility 17M 做出了梭哈决策,我自己买了个 2wu 就开始摆烂了,@wamgmgmg 在 0.4 梭了 four,自己也没有上心,没有打电话交流
7.社交圈的亘古不变
一直在吃社交老本,并没有积极地扩展自己的交际圈,社群也不做了,内容也不更新了,一亩三分地,耕到天明,在自己没有“那么有钱”的情况下,选择了半退,其实是一种傲慢的行为,在真正可以躺平之前还是应该保持奋斗的统一性
8.家庭/事业的权衡
对躺在温柔乡里摆烂产生依赖,同时对日常开支产生实感,比如 1000U,足矣雇佣阿姨 2 个月,10wu 足矣完成赴美生子预算,20wu 足够办理海外身份等等,把生活开支和场内博弈筹码逐渐划等号,并没有做出明确的理财规划,哪一部分用于生活,哪一部分钱用于博弈
结语:
继续练习
2.34万
61
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说明,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。该内容仅供参考,并不代表欧易观点,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,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,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。请阅读链接文章,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。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。包含稳定币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,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。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,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。